叶剑英的“争”与“不争”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17年08月25日)        发布时间:2017-09-18
  汤家玉
毛泽东和叶剑英
  长征中,叶剑英既全力“争”又坦然“不争”,正确处理了为谁“争”为谁“不争”,“争”什么“不争”什么,怎样“争”怎样“不争”的问题,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为革命战友而“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于都河边,一支支队伍疾驰而过。河岸上,时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紧紧握着叶剑英的手,默默无语。刘伯坚望着正在过河的队伍,恳切地说:“大队人马向西转移了,我留在赣南没有什么作用,你还是想法反映反映,让我跟着走吧!”叶剑英深情地凝视着这位老战友,心潮起伏。
  刘伯坚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为了护送主力红军渡河,他不辞劳苦、呕心沥血。对这样一位久经考验的优秀红军领导人,叶剑英曾多次向中央领导人反映,建议让刘伯坚随队长征。但此时叶剑英自己也正受到“左”倾错误路线领导人的排挤,但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同志,他总是尽力去“争”。“争”与“不争”的个中滋味,难以用语言表达,有喜悦,更多的是屈辱。为争取刘伯坚随队长征,叶剑英多次犯颜直谏,一再遭受“左”倾错误领导人的白眼,他们训斥叶剑英“婆婆妈妈”,始终不同意让刘伯坚参加长征。面对老战友的最后一次请求,叶剑英悲哀地叹了口气。刘伯坚非常理解叶剑英的处境,松开叶剑英的手,两人互道珍重,洒泪而别。
  主力红军长征后,刘伯坚在南方坚持领导游击战争,不幸在一次作战中负伤被俘,就义时年仅40岁。叶剑英经常回忆这段历史,痛心不已。
  为革命前途而“争”
  红军突破湘江后,8万多红军只剩下3万来人,叶剑英心情极其沉重。行军途中,部队又遭遇敌机轰炸,叶剑英负了伤。
  负伤的叶剑英完全可以向中央争条件、争待遇,但在这些问题上,他却始终恪守着一条原则:宁让一步,不争一分。叶剑英带伤工作,劳累过度,又加上营养不良,吐了几次血。但他仍坚持行军,还经常把自己的马让给伤病员骑。而最让叶剑英忧心的是红军的命运究竟该向何处走。
  1935年6月下旬,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可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阳奉阴违,表面上同意红军北上,却以各种理由不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
  在万分危险的情况下,毛泽东果断决定,冲出草地、北进甘南!
  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一片充满危险与死亡的大草地。能不能通过草地,谁都没有把握。谁先率领部队探路?叶剑英自告奋勇,说:“我愿意做这个开路先锋!”他抱病带领部队行军,和大家肩并肩、手牵手走在沼泽地里。别人休息了,他还要召开干部会,了解行军中的情况和问题。同时,还要向前敌总指挥部报告敌情、地形、宿营地点以及大部队行军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在草地上,红军指战员缺衣少粮。粮食吃完了,叶剑英就和大家一样吃野菜,有时吃了有毒的野菜,还拉肚子。
  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叶剑英带领大家迈着坚定的步伐,勇敢地向变幻莫测的草原深处走去!最终,他英勇出色地完成了开路先锋的任务,给红军开辟了穿过草地的道路。
  为革命胜利而“争”
  1935年7月22日,中革军委决定,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徐向前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政治委员。应张国焘要求,中革军委任命叶剑英为参谋长。张国焘此举意在拉拢叶剑英。在叶剑英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后,逐渐识破了张国焘的野心。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时,红一方面军不到2万人,而红四方面军有8万之众。张国焘自恃实力强大,野心膨胀起来,企图夺取红军的最高领导权,怂恿陈昌浩向中央提出,由张国焘担任中革军委主席。张国焘还不断以各种理由,一再拒绝执行中央指示,顽固坚持南下。叶剑英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的北上抗日方针,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叶剑英在语言上和张国焘“不争”,不搞公开、激烈的对抗,用委婉的方式向张国焘提建议,用实际行动与张国焘“争”。他利用一切机会,向红四方面军广大将士宣传党中央的正确决策,教育大家认识和抵制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但张国焘拒不接受叶剑英等人的正确意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发展到公开对抗中央的程度。1935年9月9日,张国焘背着中央,向陈昌浩发出密电,命令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阴谋用武力危害中央。叶剑英接到这份密电后,立即把这封电报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当机立断,率一、三军团迅速离开巴西,脱离危险区域。
  关键时刻,叶剑英“一剑封喉”,及时揭露了张国焘妄图危害中央和分裂红军的阴谋,巧妙地率领军委直属队北上,使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脱离险境。毛泽东曾多次提到这件事,高度赞扬叶剑英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在“不争”中果断相“争”,避免了党和红军的分裂,保护了党中央,深刻地影响了党和红军的命运。
  在长征中,叶剑英有所“争”,又有所“不争”。“争”,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立场与牺牲精神;“不争”,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人格与宏伟抱负。无论是“争”还是“不争”,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战胜各种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胜利完成长征的秘诀所在!
  (摘编自《党史纵览》2016年第6期 汤家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