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学院要闻 > 媒体报道 >
《江西日报》刊发梅黎明访谈发言:创新引领关键是从理念走向实践
来源:《江西日报》(2017年3月15日 B2版)        发布时间:2017-03-15
  创新引领 绿色崛起 担当实干 兴赣富民
——全省社科理论界专家座谈会发言摘登
《江西日报》(2017年3月15日 B2版)
 
创新引领关键是从理念走向实践
365体育投注365bet常务副院长、教授 梅黎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鹿心社同志要求全省领导干部要以理念创新引领发展行动,这是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以创新引领发展,关键是从理念走向实践,并与实践形成良性互动。
  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引领的指南。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意识对实践的指导性,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理念创新也就成为创新引领第一位的因素。推进理念创新,最根本的就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行动指南,时时处处与新发展理念对标,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实践。比如最近热议的共享单车,就是企业与政府合作,为市民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的一种形式,也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这是“共享”发展理念对创新实践引领的具体体现。
  创新引领必须注重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和创新,是创新引领从理念走向实践的先导和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创新的理念体现在顶层设计的各个方面,各领域创新的顶层设计全面铺开,不断深化,为发展不断开辟新境界。在顶层设计上,江西省出台了《关于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关于创新驱动“5511”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已成为引领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纲领性文献,使创新发展理念不断转化为发展行动和实践成果。
  创新引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要实”。那么,创新引领只有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要结合江西实际,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航空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要坚持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高端化,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要防止急功近利,创新引领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立足长远,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要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在创新实践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努力让全省人民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杨 超
    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根本目的就是兴赣富民,这是执政为民、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现和要求。
    一、兴赣富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兴赣,就是让江西发展强起来;富民,就是让江西百姓富起来。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兴赣富民不仅体现了这个根本目的,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我省考察时就指出,民生问题无小事,我们共产党人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
  二、兴赣富民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共建共享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也必须由人民共享。兴赣富民就要把兴赣与富民有机统一起来,既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加快经济发展,为“富民”做出更大的“蛋糕”;又要坚持公平正义,让全省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分好“蛋糕”的过程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兴赣富民需要全省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局面
  由于历史和发展基础的原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上,我省面临“提前翻番易,全面小康难”的客观实际。对此,必须广泛汇聚全省民智,最大激发民力,个个尽责,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生动局面,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力量汇聚成合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加快同步全面小康的进程,否则再好的改革蓝图也无法实现。
  四、兴赣富民要做到拉长优势长板、补齐短板相结合
  兴赣富民要从全省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聚集发展优势,形成发展的强大带动能力,这就必须拉长我省的优势长板,特别是绿色生态这个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切实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同时又要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当前特别要注重补齐“脱贫攻坚”这个短板,在确保“如期脱贫”的同时,及时推动脱贫攻坚着力点转向“确保可持续”,由脱贫向致富迈进。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轮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党校教职工在认真学习好、宣传好“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方面,责无旁贷。要立足本职为实现“兴赣富民”尽心尽责。一是完善教学安排,积极做好“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进课堂、进学员头脑的工作;二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透省情,为实现“兴赣富民”的奋斗目标提供有效咨询服务;三是加强正面研究解读宣传,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助推兴赣富民的社会合力的形成。
   
应充分发挥政府对创新引领的主导作用
江西财经大学环境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秀香
  创新是牵引发展的“牛鼻子”。
  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实现创新引领,必须强调大力推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引擎。理念创新具有超越性、动态性和突破性;科技创新需要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创造;机制创新则是一切创新的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创新引领的主导作用。
  一要搭建平台。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新技术投放到生产领域之中,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既要发挥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又要发挥大数据、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使“江西制造”向“江西品牌”、“江西创造”和“江西智造”迈进。为此,政府必须大力构筑、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新经济亮点、新产业增长点。目前,江西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进入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算上创业示范街等平台在内,全省已建成的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园等创新创业平台达208家,但是影响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创新平台不足。这就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扶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二要广聚人才。省委最近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很多务实管用的政策,要抓好贯彻落实。对于一个中部正在爬坡过坎的省份来说要建立创新型省份,任重道远。为此,必须要抓制度创新,营造更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更好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制定人才引入机制,加大本地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构建更加公平的人才竞争环境,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赣施展才华、创新创业。
  三要增加投入。研发投入不足一直是江西创新发展的短板。2016年,全省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1%,相当于全国2.1%的一半。江西继深入推进创新驱动“5511”工程后,去年12月又出台了《江西省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2020年要达到52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0%。由此可见,无论从往年的数据还是从未来的规划看,江西的研发投入均不足,与创新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除了要落实好《攻坚行动方案》外,建议要构建后续经费投入的快速增长机制,从而在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第一方阵”的大好形势下,争取研发投入不断进位赶超。
     
学深悟透工作方针 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贡献理论智慧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梁 勇
  省委提出“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明确了江西新一轮发展的着力点,部署了江西迈向发展新境界的新方略,吹响了江西干部群众撸袖拼搏的冲锋号,描绘了江西未来发展的新愿景。
  工作方针凸显政治自觉,抒写讲政治的江西答卷。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精准对标中央、自觉服从大局的高度政治自觉。省委把“创新引领”放在首位,对标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发展,牢牢牵住了决定江西发展关键的“牛鼻子”。“绿色崛起”对标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体现了省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重要要求的自觉行动。“担当实干”充分彰显了省委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领会和精准把握。“兴赣富民”是生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人民立场和共享发展理念的江西行动、江西实践。
   工作方针聚焦改革创新,点燃赶超发展新引擎。首先,要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其次,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创新引领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形成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和风尚。第三,要发挥高端人才的关键作用,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的领军人才,为兴赣富民夯实人才基础。
  工作方针指明方向路径,推动发展驶入快车道。实施“绿色崛起”方针,要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一历史性机遇,实现扩大生态优势和发展生态产业共同发展。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江西。要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牢绿色崛起的制度基础,使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化、长效化。
  工作方针紧扣作风建设,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担当实干”,要求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让担当实干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文化自觉,从严从实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
  工作方针擘画目标蓝图,引发红土赣鄱新蝶变。要持续加大扶贫投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使老百姓的“腰包”伴随江西崛起的进程逐步鼓起来。要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时代使命,省社科院将深入开展对工作方针的学习、研究、阐释、宣传,紧紧围绕工作方针拟定规划,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开展调研,尽快推出一批有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贡献理论智慧。
                     
让“担当实干”在江西落地生根
井冈山大学副校长、教授 陈小林
  “担当实干”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江西人民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坚强保证。为此,我们应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实干的指示精神,切实贯彻省委确立的“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把省党代会所描绘的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担当实干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同时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反作用。江西的党员干部是否有强烈的担当实干意识,事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实干”的讲话精神能否落到实处,事关江西的绿色崛起和兴赣富民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事关党员干部的党性锤炼是否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江西的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担当实干意识,并把它内化为思想认同、行动自觉和行为规范。
  二、着力提高担当实干的素质和能力。践行担当实干就必须有相应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首先要在勤奋学习中提升担当实干的政治素质。当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规矩,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使自己的政治素质与履行担当实干的职责相匹配。其次要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担当实干的具体本领。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提高谋划全局和长远战略的能力、统筹协调推进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和造就勇于担当实干的好干部。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真正的好干部,应具备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挺身而出,方能力挽狂澜,成就一番事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实干的指示精神,要着力培养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能力、敢于担当的胸怀和敢于担当的底气。
  四、着力完善担当实干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激励机制,为担当实干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健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形成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正向激励机制,形成担当实干的氛围。要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为担当实干的干部撑腰壮胆。二是健全问责机制,倒逼工作责任落实。要形成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问责氛围。要坚持免责与问责并行,完善保护与惩治并行的问责机制。
   
准确把握当前新形势  奋力开创兴赣富民新境界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刘小强
   “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是省委立足新时期新形势提出的工作方针。创新引领是动力引擎,绿色崛起是发展路径,担当实干是保障支撑,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兴赣富民,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兴赣富民是党在江西执政的永恒追求和终极目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全力以赴加快经济发展,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共同的奋斗目标。兴赣永无止境,富民未有穷期。兴赣富民只有底线,没有上限,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兴赣富民有新的内涵和要求。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正在争分夺秒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省委再次吹响兴赣富民的冲锋号,就是要在更高水平上、更多领域中、更大范围内让江西发展强起来、让江西百姓富起来,奋力开创“兴赣富民”的新境界。
  在更高水平上兴赣富民,就是要进一步处理好发展的总量与质量的关系,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注重发展质量,通过提升发展质量来做大经济总量,做到总量和质量齐跨越、同提升。提升发展质量,在根本上就是要发动创新这一“引擎”,通过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在横向上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高产业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水平,在纵向上加快技术升级,提升产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在布局上强调产业集聚,培育优势主导产业,走出一条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效益好的绿色发展新路。
  在更多领域中兴赣富民,就是要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紧扣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小康社会”是一个不断丰富的动态概念,从“总体达到”到“全面建设”再到“全面建成”,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再到人的发展,代表着我们党对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要全面理解小康社会的概念内涵,在实现我省经济发展指标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我省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更大范围内兴赣富民,就是要进一步处理好局部发展和全部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全省人民全面小康的目标。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首先是全省的同步全面小康。全省能否同步全面小康,是由我省最贫困的地区、最困难的群众、最薄弱的环节决定的。实现全省人民同步全面小康,要求我们必须紧紧盯住发展的不足、突出的问题和明显的缺陷,查缺补漏,托住底部,补齐短板,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以创新引领新时期发展大局
省社联党组书记、主席、教授 吴永明
  新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必须紧扣创新引领这条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全方位创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引擎。
   一、创新引领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对创新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大论断。当前,受资源环境约束、资本报酬递减、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等影响,我们原来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维持下去,新旧动能转换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加快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形成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动力。
  二、创新引领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意味着,创新驱动将贯穿于推动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首要的就是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放大创新对促进发展的乘数效应,使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创新引领是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根本途径
  发展不足是江西的主要矛盾,欠发达是江西的基本省情,相对落后是江西的最大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重要要求,多次强调创新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些重要要求为做好我省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大力推进创新型江西建设,加快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使创新驱动逐步替代要素驱动成为增长主动力,最终实现绿色崛起、兴赣富民的奋斗目标。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贯彻落实好“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就是要以创新引领发展方式变革,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开创发展新境界。全省社科界要进一步深化理论创新,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为奋力奏响创新引领时代最强音作出积极贡献。
   
绿色崛起是江西发展的必然路径
南昌大学江西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黄细嘉
  “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中,绿色崛起是发展路径。选择这一路径既是历史必然,也是现实需要。
  首先,江西生态优势是实现绿色崛起的前提条件。一是优越的生态环境,使江西具备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人类生产与生活空间;二是丰富的生态资源,使江西具备发展绿色产业的条件;三是优良的生态经济基础,使江西具备绿色崛起的底气。江西优势因素不胜枚举,但最具特色、最能形成强大竞争力的优势仍是生态。
  其次,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是实现绿色崛起的坚实基础。上世纪70-80年代,江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山江湖”流域治理模式;90年代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并形成“山上办绿色银行”的理念;21世纪初提出建设旅游休闲“后花园”;2009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八大以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出“绿色崛起”战略;2016年明确建设江西生态文明试验区,成为全国具典型示范意义的发展模式。全省各地先行先试、勇作表率,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生态工程扎实推进,生态制度不断优化,生态经济蓬勃发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江西绿色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生态质量得到提升,生态优势加快转化,生态机制更加完善,绿色崛起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可以说半个多世纪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江西在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成为今天实现绿色崛起的坚实基础。
  最后,绿色崛起是江西实现弯道超越的战略选择。作为生态大省,江西的优势在生态,特色在生态,出路也在生态。在新常态下竞争发展格局中,“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
  就是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持向绿色生态要市场、效益和品牌,着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大健康产业、绿色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生态优势转化,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否则江西引以为豪的生态优势和绿色品牌,也可能会丧失。不可否认,江西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虽然逐步跟进,但步履蹒跚,总是落在后面。此次是由资源消耗型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走绿色发展道路,江西既有“船小好调头”的后发优势,又有“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品牌”的先天优势,历史将机遇给予了江西。同时,江西生态“位势”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性影响,周边经济发达省市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江西的绿色发展充满期待。所以说,绿色崛起是江西实现弯道超越的战略选择。
?